<b id="n5rbh"></b>

  • <bdo id="n5rbh"><optgroup id="n5rbh"><dd id="n5rbh"></dd></optgroup></bdo>
      <tbody id="n5rbh"></tbody>
        <em id="n5rbh"></em>

        <em id="n5rbh"><address id="n5rbh"><form id="n5rbh"></form></address></em>
        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新聞資訊 > 專題專欄

        專注方寸之間 “瑩”得海闊天空

        來源:信息發布     作者:信息發布人員     發布時間:2016年04月23日     瀏覽次數:         

          

          

          美國當地時間3月17日,在IPC(國際電子工業聯接協會)手工焊接全球總決賽的領獎臺上,站著一位黃皮膚的中國人。

          她的名字叫李瑩,是中國電科38所部件裝調分廠的一名普通技師,是單位里響當當的“金牌能手”。

          在大洋彼岸的美國拉斯維加斯賽場,李瑩從日本、韓國、美國等眾多高手中脫穎而出,以531的高分榮獲亞軍。

          時間回到2015年9月3日的北京,當地面預警雷達方陣和空中預警機梯隊米秒不差地通過天安門莊嚴地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時,此刻對正在與同事一起收看閱兵盛況的李瑩來說是個異常激動的時刻,接受檢閱的雷達和預警機正是由她所在的單位——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研制,而更讓李瑩驕傲和自豪的是,兩型裝備中的電子器件都融入了她的高精尖焊接技藝,都是由她和她的同事一塊塊焊接而成的。

          工作十五年,雷達、預警機等單位里幾乎每一個重要裝備都有著她的“烙印”;十五年,她從一個技校普通畢業生,成長為IPC(國際電子工業聯接協會)中國賽的冠軍,IPC全球亞軍,用智慧和一雙巧手,裝配著國防裝備的“神經中樞”。

          “火眼金睛”的締造者

          地面預警雷達,具有作用距離遠,測量精度高,抗干擾能力強,機動性能優良,可靠性高等系列優點,是戰場上名副其實的“火眼金睛”。

          或許在外人看來,電裝工人就是拿著烙鐵連一連、焊一焊。其實隨著現有裝備對體積、重量、功能的要求越來越高,相應的電路組件的密度也越來越高,集成程度也越來越高。該雷達之所以有以上優點,除了其有著先進的體制外,還在于它的內部有著高度集成,擔負信號處理、數字收發等功能的電路板。

          李瑩焊接的QFP封裝器件,是實現信號處理、數字收發等功能的核心微系統器件之一,堪稱雷達的“神經中樞”,是確保裝備性能的關鍵。但這些器件引腳多、間距小,相鄰引腳之間間隙不足0.5毫米,焊接時極易產生橋聯隱患,這對焊接的人來說也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當時很多人都不敢上手,怕一不小心弄壞了價值高昂的電路板。李瑩卻硬是不信邪,巧手慧心的李瑩憑著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從烙鐵頭怎么放、焊錫用多少、溫度定多高、時間用多長、手上使多大勁,一點點鉆研,一步步試驗,最終摸索出了一套屬于自己的焊接方法。

          戴上防靜電腕帶,用吸盤輕輕地吸起帶有240個引腳、比一元硬幣略大的四方芯片,將引腳與焊盤無縫對齊,先用烙鐵頭固定住芯片的四個角,再燒蝕錫線,將烙鐵頭在四排引腳上勻速劃過。憑借著恰到好處的精度控制,李瑩的焊接動作一氣呵成,整套流程耗時僅1分30秒,芯片被穩穩地“粘在”電路板上。

          別小看這短短的一分半鐘時間,這是對力度、速度、溫度、時間的多重考驗:力度太大,引腳容易變形造成短路;速度太快,會產生虛焊現象;溫度、時間過高、過長,電路板容易鼓包??梢哉f,這其中只要一項出現意外,整個芯片的焊接就宣告失敗,甚至整個電路板對會被毀,進而影響到整個裝備的性能,真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手工焊接的“閃亮名片”

          李瑩的大部分工作都是跟集成度很高的印制電路板打交道,坐在操作臺前,裝配、返修,一待就是一天。手上電路板里有上千個器件,有的比芝麻還小,間距只有零點幾毫米,李瑩就是用她那一雙巧手把一個個器件完美的組合在一起。

          十五年的工作中,李瑩始終如一的踏實、穩重。2001年進廠,起步階段操作不熟練在所難免,影響進度也很容易引起急躁。但李瑩沉穩、坐得住,哪怕分配的任務再多再急,只要開了烙鐵,她就全神貫注于自己手中的烙鐵和焊點,很少被外部環境影響或者干擾到。但是休息時間,常常能聽到李瑩活潑的笑聲,看到她穿梭的身影,那是她抓緊時間向經驗豐富的師傅請教,與同齡的同事交流。善于吸取別人的經驗和技巧,在工作中時時處處做有心人,李瑩在穩中求進,基本功練扎實了,熟能生巧,焊接速度就一天天快起來了。

          隨著產品技術含量的提高,各種大密度、規格、集成電路、微小元器件、異形元器件的應用也越來越多。最初,她也很懼怕那些屬于“疑難雜癥”的活兒,但就是憑著一股韌勁兒,迎難而上,才練就了過硬的本領,使她成長為車間里新一代年輕職工的佼佼者。

          焊好是一種技能,返修則要求更高的技能。因為返修回來的各種器件存在著各種疑難雜癥,有的可能是引腳偏斜,有的可能是虛焊,此時的李瑩就像是一位醫生,面對返修回來的“病人”,先要通過“望聞問切”確定病根,再對癥下藥。

          在BGA返修工作中,李瑩通過思考,發明了簡單卻實用的小方法。例如,為了達到焊接要求,一般要對返修件用熱風預熱,通過控制焊接時間、溫度和焊膏量來確保焊接質量,一不小心就可能因為塌陷過快而使整個電路板短路。為了保證質量,李瑩自創了“臺階”法,即根據錫球的大小及器件本體的重量,在芯片的四角,加一層膠帶,起到“臺階”作用,這樣的話,即使溫度達到了以后,不至于坍陷得太厲害,使得芯片絕對不會短路,從而保證了元器件質量。

          在工作中,李瑩始終秉承“一次就把工作做對,用心把工作做好”的質量理念,以高度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逐步提高焊接速度。經她手焊接的產品幾乎保持著零返工的記錄,這是工序歷任質檢人員都交口稱贊的。所里其他部門員工經常拿著返修件到部件裝調分廠,指定要李瑩返修,“哪怕晚幾天都行”,李瑩儼然成為一張手工焊接的“閃亮名片”。

          強“焊”奪冠

          2015年12月3日,深圳,IPC手工焊接競賽“OK國際杯”中國區年度總決賽現場,經過上海、北京、重慶、深圳四大賽區的賽選,從151家企業290名選手中脫穎而出的12名選手正在認真地進行著比賽。

          比賽一開始,李瑩就遇到了狀況:烙鐵溫度不太夠,來回試了幾次,烙鐵頭還是晃來晃去。在嘗試了5分鐘之后,李瑩果斷示意裁判,告之烙鐵有問題,要求更換烙鐵,裁判同意了。就在更換烙鐵的兩三分鐘里,李瑩趁機深呼吸幾次,調整好心態。

          此時賽場上的李瑩從容地像平時一樣,整潔干凈的工作服,嫻熟的工藝技能,規范的操作手法,她的實力得以充分體現,動作非常迅速,顯得很輕松。她憑借著扎實的基本功,有條不紊,終于在比賽時間截止前5分31秒完成,是整個賽事中用時最短的選手。在4位裁判5輪打分評判后,李瑩以接近滿分246分(滿分248分)的成績力克群雄,獲得第一,奪得了中國賽區的總冠軍。

          獲得中國賽區的冠軍后,李瑩拿到了IPC國際賽的“通行證”, 3月,她代表中國前往美國拉斯維加斯,與來自越南、英國、日本、韓國、泰國、馬來西亞、印度、美國等國家的冠軍同場競技,角逐這個領域的世界冠軍。拉斯維加斯時間17日,好消息從大洋彼岸傳來,李瑩不負眾望,以531分的絕對優勢榮獲亞軍。

          從一位普通的青年女工到揚威賽場的冠軍,李瑩走過了一條平凡而又精彩的成長之路。中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再到創造、創新大國的轉型,更是需要一大批像李瑩這樣在普通的工作崗位上將細節做到極致的技能員工,他們身上展現出的是中國新一代知識型、學習型工人的新風采。

        打印  |  關閉
        国产色欲婬乱免费看
        <b id="n5rbh"></b>

      1. <bdo id="n5rbh"><optgroup id="n5rbh"><dd id="n5rbh"></dd></optgroup></bdo>
          <tbody id="n5rbh"></tbody>
            <em id="n5rbh"></em>

            <em id="n5rbh"><address id="n5rbh"><form id="n5rbh"></form></address></em>